2012年7月进入地调院博士后工作站的于禄鹏博士,进站以来多次获奖并获科研基金资助。
2013年6月,于禄鹏博士获得第六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为青海省本年度唯一获得该项资助的申请人。2013年6月获得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2013年1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2012年实验室年会,于禄鹏博士获得了“青年学术报告一等奖”,并获得于2014年赴法国参加“欧洲大气科学研究课程”培训的资助。2012年12月,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优秀博士后”称号。2012年12月获得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资助,项目主要研究成果已经被国际SCI刊物《QuaternaryResearch(第四纪研究)》接收。2012年10月获得第5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二等资助。2012年7月,“中国第十三届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学术讨论会”召开,于禄鹏博士的学术报告获得二等奖。
于禄鹏,男,1985年生于山东,2007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并获理学学士、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地球化学专业并获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7月进入地调院博士后工作站,现为地调院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第四纪地质年代学与地貌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光释光测年、青藏高原东北部风成沉积与环境变化、风沙地貌、黄河上游河流地貌演化,并涉及青藏高原古冰川、古人类活动遗迹测年等研究内容。目前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自2012年7月以来,其论文被SCI收录4篇,其中第一作者一篇,核心期刊发表2篇。